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涨价或是家电厂商下一步必选项

2025-04-11 14:52
家电圈
关注

无疑,当前很多家电厂商完全不能理解,甚至无法认同。但是,事实很简单、逻辑很清晰,下一阶段对于众多厂商来说,市场经营和抢夺的必选项就是“得涨价了”。这是“活下去”的唯一出路和机会。

何声 撰写

进入4月以来,在一线市场上,众多家电头部企业的低价格激战正酣,特别是头部空调企业的主销产品,价格战已经打到千元左右,让整个产业和市场陷入一片寂静和震惊之中。

此时此刻,为什么家电圈却要抛出一个“南辕北辙”的话题:涨价?不是开玩笑吧?众多家电人最为常见的逻辑,就是:连降价都卖不动货了,为什么还要搞涨价?难道只是为了炒作一轮眼球,刺激消费者提前购买和消费?或者一些家电企业实在没办法出货了,炒作涨价逼着渠道商家提前打款多提货?

在市场下行、消费低迷,以及出货不畅的通道下,相信一大批家电厂商,是不敢,更不可能涨价的,这是当前的市场现状和厂商经营挑战。但是,这并不代表,接下来的市场一成不变,竞争仍然是恶性的卷低价格,家电圈认为,产业的拐点很快就会出现,相关厂商一定要有信心。

对此,家电圈认为,有两个事实需要搞清楚:一是,对于当前所有家电厂商的发展和经营,最核心的命题和任务是“活下去”,而不是“拼低价”。因为,亏本赚吆喝,对于很多家电厂商来说,很容易出现“活路、新路还没有找到”,以及“机会和拐点还没有等来”,企业就因为资金链问题而中途倒下了。这是很可怕的事情。

二是,无论是外部的经济环境,还是内部的消费环境,以及不可把握的铜等原材料产品价格波动,这些对于家电厂商来说,都是不可预料、不可把握,更不可控制。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继续立足国内大市场、瞄准熟悉的家电赛道和用户们,展开新一轮的持续性深耕和拓展。国内市场一定是基本盘,国内市场一直处在动态变化中,国内家电市场的消费基本盘没有改变。 

目前,困扰或者影响家电厂商在一线经营和抢夺的最大阻力,就是层出不穷的价格战,以及持续不断的拼低价内卷式竞争。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厂商都被卷入其中,但是几乎所有厂商都不愿意参与内卷,不愿意亏本出货。

现实的尴尬却是:大部分厂商都认为,不参与内卷,就会面临被主流市场淘汰出局的尴尬和风险。所以,很多厂商宁愿硬着头皮去内卷,亏损也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也不敢轻易逃离内卷,去闯出一条新路来。

正所谓“物极必反”。一旦家电市场的内卷式竞争,以及拼低价持续上演,而且愈演愈烈,呈现从红海向血海大战的冲杀,让绝大多数的企业和商家们都赚不到钱,甚至让头部企业都只能选择以战略性亏损来战斗,这必然会引发一轮市场和产业快速迎来拐点和转机。

那就是大多数厂商不再选择降价,或者低价去内卷了,而是回归产业和抢夺的主角“用户需求”,通过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服务,以及更好的体验,去赢得用户的信任。这就是另外的一个趋势,那就是当低价都无法赢得用户时,大家就会选择自己最为擅长,以及用户最为需要的手段和方法,去赢得发展和竞争的主动权。

当前,不只是家电产业的相关厂商,在残酷的内卷式竞争中面临拐点。家电圈注意到,今年以来,在国家产业政策层面,已经对内卷式竞争,以及低于成本拼低价战,展开一轮积极主动的引导、扭转和整治。

一是,聚焦“内卷式竞争”这一指违背经济运行规律,低质量、同质化的过度无序竞争。中央层面去年开始关注,并首次提出防止内卷式竞争,到今年则表态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可以说,态度步步升级,从防止到整治,已经是非常明确的信号了,相关厂商不能再去恶斗了。

二是,聚焦“拼低价”竞争这一人人喊打的商业手段,今年以来中办国办已经陆续发文,明确提出要防止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开展恶性竞争。同时还要对市场上低于成本价格的竞争,采取事前引导预防和事中事后监管策略。也就是说要多管齐下整治低价格。

可以说,接下来摆在众多家电厂商面前的出路,或者道路,已经非常明确:做好产品,服务好用户,解决用户的痛点之际,还要创造用户的价值。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原文标题 : 涨价或是家电厂商下一步必选项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