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浴行业两重天:外资失守,国产逆袭!
作者 | 辰纹
来源 | 洞见新研社
曾长期主导中国高端卫浴市场的欧美日品牌,日子不好过了。
根据2025年最新数据,日本卫浴巨头TOTO中国大陆市场销售额同比暴跌25%至31.75亿元,营业利润从上年盈利转为亏损9500万元。
另一卫浴“百年品牌”汉斯格雅连续2年全球销售额持续下滑,没有挽回颓势。而科勒也在遭遇转型阻碍,市场份额持续萎缩。
而与之相对应的是,九牧、箭牌等国产品牌正发起强势冲击,九牧智能马桶全球销量第一,而国产品牌合计占中国智能马桶市场73%的份额。
西方“老牌”们走下“神坛”,大量流失的用户已被国产“新贵”们稳稳接住了。
而这场洗牌远未结束,当TOTO新任社长田村信还在通过中国籍高管重组业务时,九牧已经大踏步布局机器人洗澡机、健康检测马桶等下一代智能卫浴生态。
从“仰视跟随”到“定义标准”,中国卫浴产业的崛起,正成为“新质生产力”替代“传统全球化”的鲜活注脚。
01 TOTO“失守”中国
在过去,西方品牌曾凭借百年工艺与审美积淀筑起高高的护城河,日欧高端卫浴品牌包揽了中国卫浴市场。
但如今,这一格局正被中国品牌悄然重塑。功能堆叠的机械时代已落幕,智能化、健康化浪潮汹涌而来,真正的用户体验革新,正在中国制造手中发生。九牧智能马桶已做到全球销量第一,恒洁、箭牌、华艺等品牌也纷纷完成高端突围,提速换道。
而且,这种老牌掉队的现象,远不止发生在卫浴行业,它已成为跨行业共振的结构性变化。像家电行业,三星电视2024年在中国市占率已跌出前五,告别一线;在汽车行业,BBA在华销量承压,燃油车型终端折扣动辄超过20%;还有快消行业,宝洁2024财年中国区利润已连续三年下滑,日化巨头的“金钟罩”不再坚不可摧。
背后的逻辑很简单:世界不再奖赏守成者。智能化、电动化,已成为创新最密集发生的主战场。
在手机行业,华为Mate系列通过自研芯片、自建鸿蒙系统,实现从“安卓附庸”到“系统独立”的跃迁;在汽车行业,问界、理想、小鹏等用自动驾驶、智能座舱定义下一代出行,传统BBA在新能源时代频频掉队。
而在卫浴行业,老牌的口碑还在,但创新节奏显然跟不上了。一款新马桶产品,外资品牌可能三年才有一次更新,每次更新不过是把按钮换成触屏、加个灯、改个外壳。而国产品牌的产品节奏则是互联网式的“半年一小改,一年一大更”,背后是对用户数据的响应速度,是研发能力与产业链深度协同的体现。
当国产马桶开始检测尿常规、追踪健康数据,外资品牌还在精调水压角度;当中国品牌构建起AI语音操控的智慧卫浴空间,那些设计经典的牌子还在为要不要加夜灯争论不休。
更关键的是,中国品牌已经从“单品智能”迈入“场景智能”阶段。马桶不只是清洗工具,还是健康入口;花洒不只是出水工具,还能唱歌解压;镜柜不仅会除雾,还能给出天气预报、化妆建议,成为浴室里的信息中枢。
国产“新贵”们集体加速,用一轮又一轮的技术溢价与体验颠覆,掀翻了“洋品牌=高级”的旧秩序。
02 九牧的逆袭
如果说过去十年,中国卫浴品牌靠的是技术追平外资老牌,那现在的关键词就是破而后立,实现“破壁式”进化,从“好用”到“领先”,用技术奇点突破,带动产业能力整体跃升,一步步完成从跟随者到范式引领者的跃迁。
以九牧为例,它打造的X90超静音数智马桶,早已不只是一个清洁工具,而是一套围绕健康与舒适打造的智能护理系统。这款产品一上市,就迅速成为市场焦点。它搭载红蓝光理疗技术,不仅能杀菌消炎,还能促进皮肤修复;四种水疗模式、暖风烘干等细节设计,特别适合痔疮或敏感人群,减少纸巾摩擦带来的不适;同时还有内置的智能清洁机械臂,配合魔力泡实现马桶内壁自动除菌、防臭、防堵。整套系统还包括对水源的全链条除菌净化,保证每一次使用的安全卫生。这些“黑科技”也引发了一大波好评,在多个海内外展会期间频频刷屏。
此外,随着老龄化社会加速和大众健康意识提升,为此九牧推出智能康养马桶,特设智能升降器,坐便圈可上下升降达31厘米,适配不同人群身高和起身习惯,搭配座圈加热、自动冲洗等贴心功能,让如厕这件小事也能被科学对待。
如果说这些是单个产品的智能进化,那么“场景智能”的爆发,则让整个行业发生了位移。
今年三月的AWE展上,九牧携手华为鸿蒙智家联合参展,带来全新升级的智慧卫浴场景。该场景结合华为全屋控制面板及智慧生活APP,洗漱、美妆、如厕、除湿、洗浴五大生活场景无缝协同,带来“视、听、体、嗅”四感极致氛围,让用户住进未来家。
比如,靠近马桶自动开盖、坐下即启动防溅除臭,魔镜实时监测刷牙动作并调节灯光色温、投屏健康信息,甚至连淋浴时的水温、香氛、暖风都能根据用户习惯自动启动。你还可以在出门前远程预热浴室,下班回来立刻享受一场智能热水澡。
而这一切,背后都有强大智造底座的支撑。
在福建,九牧落地全球首个绿色黑灯工厂,实现了365天无人关灯生产、5G机器人精准抓取、AGV小车包揽运输工作、MES看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据等能力,生产效率综合提升了35%、人工成本节省20%、管理效率提升20%、产品研发周期缩短了15天。
九牧还在2023年投资建设了九牧AI马桶与家用机器人产业园,总投资58亿元,规划用地330亩,将围绕“3个中心、2个灯塔工厂”五大核心规划建设,即规划建设全球研发生产转化中心、全球设计生产转化中心、产学研生产转化中心、核心零部件灯塔工厂、家用机器人灯塔工厂、产业高端人才社区等功能。
除了技术上的领先,认知重构也是关键之一,抓住消费者的心,让他们从 “ 选品牌 ” 到 “ 选价值观 ” 。
新时代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不再只看产品参数,而是更看品牌提供的情绪价值、文化连接与生活理念。
九牧在品牌表达上,也已从“性能叙事”升级为“体验叙事”与“文化共情”。比如九牧推出敦煌联名款、故宫联名款等产品,把中国文化之美深植进功能性产品中,从“卫浴品牌”升级为“生活美学品牌”。
还有它的跨界合作丰富,如赞助中国花样游泳队,与比亚迪仰望联合参展,借势巴黎奥运会,将中国高端卫浴品牌的声音投向全球。
此外,国产卫浴品牌们敢抢敢干,跟紧政策,打出“新增量+下沉量”的双线增长。
政策趋势是战略红利窗口,谁先理解、谁敢行动,谁就能抢到增量。
2024年,国家推出百亿级“以旧换新”家居补贴政策,九牧第一时间响应,推出“五重下沉”计划:品牌、产品、服务、渠道、价格同时下沉,覆盖三四线及以下市场。同时,通过智能化产品参与旧改,为家庭刚需用户提供升级选项,撬动出一个全新的新增量空间。
在很多下沉市场,消费者第一次体验到“马桶可以测健康”“镜子可以调灯光”“花洒可以唱歌”的高阶体验。
这是九牧在做消费升级的普及者,也是中国品牌在做新一轮供给革命的先行者。中国卫浴,正在站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新起点。
03 谁是卫浴界的“华为”
中国卫浴的全球化征程,正从“走出去”转向“走上去”。这不再是把便宜的马桶卖到国外,而是把科技、设计和生活方式打包输出,将“中国智造”真正嵌入全球高端卫浴生态,就像中国手机、中国电视、新能源汽车正在完成的那场认知升级。
下一个“卫浴华为”,比拼的不只是产品力,更是价值观的输出力。
中国卫浴出海的底层逻辑,已经从“卷价格”走向“卷价值”。
在手机领域,红米用性价比敲门,小米用生态系统黏住用户,华为则靠“软硬协同”重塑全球品牌认知。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比亚迪用电池和价格打开市场,理想用智能座舱和家庭场景黏住用户,华为与问界则用“全栈智能”重塑人们对智能出行的期待。
如今,卫浴行业也在复制同样的路径。九牧们出海的不只是一个智能马桶,而是一整套智能生活的解决方案。从制造产品,到构建认知系统,这正是高价值出海的根本。
更进一步,中国卫浴品牌的国际路径,也在完成从“哪里有市场就去哪”到“哪里有品牌价值就去哪”的跃迁。
过去,出海起点是东南亚、中东等价格敏感型市场,今天,九牧们已经开始争夺欧洲高端卫浴话语权。从2017年在德国设立欧洲运营中心,到收购法国顶奢品牌THG和Poggenpohl,再到2025年亮相有“巴黎时装周”之称的Casa Décor,以自有品牌进入欧洲市场,九牧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夯实自己在高端市场的话语权,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国际卫浴生态。
中国卫浴不再是出口商品,而是参与设计潮流、定义生活方式的品牌主角。
最重要的是,这场全球化不是被动参与,而是主动升维。
正如华为在通信标准中拥有大量专利,成为全球规则制定者,中国卫浴品牌也开始将智能化标准、绿色制造体系与文化设计语言纳入国际竞争体系。这不是简单地产品全球化,而是中国方案、中国规则、中国审美的全球输出。
所以,全球化是路径,升维才是目标。未来的全球市场,不会再是谁退出,谁填补,而是谁升维,谁登顶。
如今已经是用户期待高度个性化的时代了,谁能快、谁能准,谁就能赢。
中国卫浴品牌们,正以更快的技术进化、更高的品牌势能,突破空间、打破惯性,在高端卫浴赛道上说:我们不是替代者,而是领先者。
原文标题 : 中国卫浴行业两重天:外资失守,国产逆袭!

图片新闻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