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家电厂商在质疑中激战“国补”新政

2024-11-12 13:44
家电圈
关注

对于家电“国补”政策,目前在一线家电市场上,有三种不同的声音。家电圈梳理后发现:一是,拥护派;二是,反对派;三是,焦虑派。最终,不管你属于哪一阵营、表达哪种意见,都要回归到市场的激战和商业的抢夺。

华辛||撰写

在此起彼伏的“争议声”和“质疑声”中,家电市场上的众多企业和商家们,还是选择了全面参与,并激战家电“国补”政策。

在很多家电厂商的眼中,不管接下来的家电“国补”政策,是如期退出,还是继续推动,甚至是加码扩容,眼前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积极参与”和“全面抢夺”。正所谓,“今朝有酒今朝醉”。对于家电这个走向成熟的行业,来自国家财政补贴刺激消费市场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往往要经历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待。

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全国多个城市的家电“国补”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第一阶段的额度用完,用户在相关平台无法再领取“家电补贴券”的消息,再度引发了家电市场各方对于家电“国补”政策的关注,特别是争议。

不少家电厂商直言:简直太好了,原本以为会煎熬三个月,现在来看提前了一个半月。政策还是早点结束吧!也有家电厂商不心甘情愿,期待国家继续调整资金并加大对家电消费的刺激力度。

自今年8月以来,随着中央对于家电行业的态度持续发生新的转变。停滞了10多年的财政补贴直接刺激家电消费的“国补”手段,重出江湖之后,整个家电行业的家电厂商也被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有资格派”,凭借“国补”政策抢夺市场和用户需求,喝到了头啖汤,内心是幸福的、滋润的;另一个则是“无资格派”,因为税收、营收、产品等资格和门槛问题,被直接排除在“国补”政策之外,只能看着同行抢蛋糕、分蛋糕,内心痛苦且煎熬。

随着家电“国补”政策对于市场和消费的拉动作用不断释放,不到2个月的时间,多地就已经出现了首批中央财政补贴资金用完的局面,这也让整个家电市场的企业和商家们对于家电“国补”政策的态度发生新的变化,产生诸多争议和冲突。家电圈了解到,目前家电厂商对于“国补”政策呈现三大观点:

一是,坚定支持派。认为家电“国补”政策对于市场消费的刺激作用,是明显的,巨大的,在家电市场惯性下跌的通道中,补贴成功打响了一轮市场“阻击战”,挽救了家电市场的颓势和消费的恶化,带动并激活了新老消费需求;接下来,补贴政策不能停,必须要“趁热打铁”才能持续发力。

二是,持续反对派。认为家电“国补”政策对于家电这个成熟行业的作用是弊大于利,会影响市场原有的发展惯性和竞争格局,特别是让大企业、大商家加速竞争优势和市场地盘的提升,从而压缩中小厂商的生存空间,很多小厂商直接进入“寒冬”没有其它办法。特别是,一批厂商没有“国补”资格,生意直接陷入萧条,生存面临挑战。

三是,害怕焦虑派。认为家电“国补”政策带给行业,特别是主要家电厂商的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短期会刺激消费、激活用户。但是,政策最终还会退出,后期家电厂商的市场经营和抢夺,又如何面对“政策退出期”的后遗症。想当年家电下乡政策退出之后,很多家电厂商都遭遇过一轮痛苦的煎熬期。现在很多家电厂商不希望重走老路,太煎熬了。

无论是质疑、反对,还是拥抱、拥护,或者是焦虑,担忧,家电圈想说的是,接下来的国家产业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等,都指向一个重要的信号和方向:积极刺激消费,特别是盘活内需市场。

央行最新发布2024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专门提及家电行业:一是,肯定家电行业是中国稳增长、促消费的重要引擎,必须要继续向品质化、国际化加速转型;二是,明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在补贴和宣传层面持续发力,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存量市场,推动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三是,鼓励家电企业结合“一带一路”政策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通过兼并收购等方式,整合全球产业链优势资源,展开新的扩张。

央行报告再度印证了家电行业当前正在进行了两轮发展变化:一是,国内市场的存量市场盘活和刺激,是一项重要的国家政策,也是产业的希望和未来;二是,海外市场的扩张与并购,谋求新的增长空间和舞台,最终解决的是中国企业必须要“掌握产业竞争主动权,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夯实中国制造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底盘与基础。

对于家电产业的所有企业和商家来说,接下来怎么办?可能会抱怨、可能会指责,也可能会继续的焦虑和不安,但最终还是要回归市场、回归产品、回归生意的原点。以主动积极的竞争姿态和抢夺手段,拿到市场的主动权,最终实现新一轮洗牌重组下的“经营破冰”。

截至11月8日24时,来自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家电“国补”政策实施以来,2025.7万名消费者,购买8大类家电产品3045.8万台,带动销售1377.9亿元。可以预见,接下来的2025年,主要家电厂商同样值得期待“国补”政策的发力与引领。

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原文标题 : 家电厂商在质疑中激战“国补”新政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家居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