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互联互通”竟然不是智能家居发展方向?

2021-08-02 09:02
物联网智库
关注

物联网智库 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

导  读

一直以来,智能家居产业的生态藩篱都是限制其向更高层次跃进的重要因素,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了,互联互通的主要症结在于应用层的开放与互联,而非争辩哪种通信方式可以“一统天下”。

据市场研究机构IoT 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将达到309亿,其中,采用蓝牙、Zigbee、Wi-Fi等短距离通信的物联网设备无疑将占据连接数的绝大多数份额,2020-2025年其比例可以基本稳定在70%以上。而在一众采用短距离通信的物联网设备中,智能家居终端是当之无愧的主力。

毫无疑问,未来几年内,用户对于智能家居的需求仍会持续增长,而随着服务功能、智能场景的扩充,家庭中的智能设备也会越来越多,海量智能终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日益显现。面对被诟病多年的智能家居生态壁垒,互联互通已成为了产业共识。

不同连接方式物联网设备分布情况(来源:IoT Analytics)

今年4月,住建部等16部委联合发布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其中共6次提到了“互联互通”,可见国家对于打破数字家庭环境下各类设备互联互通障碍的重视。而底层通信作为“万物互联”的基础保障,无疑将成为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推手。

整合前装与后装,桥接有线与无线

针对不同的智能家居场景以及不同的智能终端,主流通信技术主要有微功率无线技术(如ZigBee、Lora)、蜂窝通信技术(如NB-IoT、GPRS)、总线技术等,实则分管了智能家居的两大领域,即前装与后装。同时,有线与无线的差别也在前装场景与后装场景之间横亘了一座山,阻碍了二者的互联互通。

传统的前装智能家居系统多采用KNX总线连接,在施工阶段预埋管线,并配合控制面板、旋钮、开关等为用户交付整体方案,但也因其入墙/入天花的安装方式,用户后期很难自行检修或调整修改;而后装采用的无线通信方式则极大贴合了用户的定制化、个性化需求,且部署灵活,为用户提供的也不仅是智能系统,更是品牌生态,故而其痛点显而易见——品牌壁垒。

显然,以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智能门锁为代表的后装设备与由照明、插座、新风等组成的前装系统是不可割裂的整体,那么,如何将前装与后装集成到统一平台,如何让“有线”与“无线”两张网互相感知,便成了当下最棘手的问题。

针对于此,华为于4月发布的全屋智能解决解决方案已经给出了答案。华为全屋智能提出了1+2+N架构,即1个主机、2套网、N个场景,具备PLC全屋网络以及高速全覆盖的全屋Wi-Fi,通过模块化设计的家庭智能主机实现了家庭物联网窄带与家庭互联网宽带的协同,覆盖照明智控、安全防护、环境智控、水智控、影音娱乐、睡眠辅助、智能家电、遮阳智控等家居系统,解决了前装与后装系统的兼容问题。

此外,笔者曾采访上海庆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合伙人、智能终端研发主管徐炜,就前装与后装的协作,他提出,目前确实存在前装与后装的技术融合,例如在有线应用场景中通过网关设备来添加无线终端接口,但这仍属于传统总线智能家居系统的拓展。而从无线场景来看,则鲜少集成有线通信产品,但是就智能家居行业整体趋势而言,随着无线技术的日趋成熟,目前正处于从有线向无线转换的阶段,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未来有线通信可能会更多地应用于楼宇、酒店等大型专业场景。

徐炜表示,智能家居的无线通信趋势将是全功能IP网络与低功耗/有损网络技术的结合。具体而言,具备持续电力供应的智能设备将搭载Wi-Fi+BLE Combo技术,直接使用全功能的IP接入,而以电池续航的场景面板、传感器等则将采用BLE Mesh技术,手机同时拥有上述两种通讯技术,因此可以直接访问两种网络。此外,BLE Mesh通信也可以通过Wi-Fi+BLE Combo设备的转换实现IP网络接入,从而实现所有设备在家庭管理中枢的统一管理。

在此背景下,庆科信息在今年初推出了去中心化的无线智联方案MXMESH,旨在实现Wi-Fi + BLE Mesh设备的混合接入、离在线的融合场景体验,并让低功耗、广覆盖、大规模设备可控等成为可能。MXMESH不光可以提升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还可在酒店、办公、校园等场景中应用。

1  2  下一页>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家居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