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网红”周云杰,让海尔再次伟大?

2025-04-11 17:39
光子星球
关注

撰文 | 文烨豪

编辑 | 吴先之

2021年,接过张瑞敏权杖的周云杰或许不会想到,海尔换帅一事在互联网上所激起的涟漪,还不及4年后自己的表情包。

今年3月,公开场合,当雷军以标志性笑容向镜头挥手时,周云杰微微蹙眉、双手交握的局促姿态,意外引发了全网的热议与解构。

略显憨厚的形象,与雷军标志性的邪魅笑容的鲜明对比,恰如其分地撕开了周云杰略显严肃的皮囊,使公众得以更为真实地看到海尔掌舵者的另一面。

如果把时间拉回几十年前,那个背着温度计穿梭于华北商场,收集冰箱数据的周云杰,恐怕难以想象,等到自己站在公众面前时,所面临的并不是分享管理经验,而是成为社交媒体上的“冷面萌叔”。

而对于海尔而言,周云杰的出圈,远不止一场社交媒体上的闹剧,而是海尔苦苦等待的机会。如今,周云杰正式“出道”,发布短视频维持自身IP热度,亦是将担子扛在了身上。

只是,对海尔而言,此番“网红化”的尝试来得稍晚,且热度并不稳定,因此,如何持续“消费”意外爆火的自家老板,将成为其下一阶段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

一位非典型网红的诞生

尽管企业家出道做网红,并不是一件新鲜事,但要把这事做到极致,得到大众认可,还是得靠点“天命”。

在企业家IP盛行的今天,周云杰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周云杰可谓是个另类——与那些自觉出山的“大佬们”不同,被推上了舞台的周云杰更像是“被迫营业”。

曾几何时,国内互联网语境充斥着“成功学”气息,企业家们纷纷举办个人演唱会、打造私人球队,通过“老板人设”来收割情感溢价,玩得不亦乐乎。网友们则纷纷化身信徒,将老板们捧上天,恨不得把CEO的每一句话奉为金科玉律,更有甚者直接抛弃家谱,在互联网上“认亲”。

而随着企业家IP“祛魅”,网友们的目光逐渐从“完美人设”转向了“真实面孔”,人设的完美与强势的老板不再讨喜,反而变成了一种包袱——同样的行为,曾经还能被隔空认爹,现在换来的只会是网友们对“爹味”的疯狂吐槽。正如米兰·昆德拉所言:人们总是在强者身上看到罪过,而在弱者面前则容易看到无辜。

如今,企业家IP的成功之道是反权威。那些试图借助网红效应的老板们,不再一味地展示成功人士的完美形象,而是“与民同乐”,任由网友戏谑与解构,以更“真实”的面目或者至少是表面上演出的“真实”,拉近与大众的距离,从而反哺公司。

也难怪曾骁勇善战的“红衣教主”周鸿祎如今出现在公众视野里时,心境仿佛苍老了十年,变成了一个温和、中庸的中年人,甚至开始亲身演AI微短剧,完全丢掉了那股叱诧风云的气概。

相较不断给自己加戏的周鸿祎,“无表演型企业家”的姿态,或许恰是周云杰赢得大众喜爱的秘密武器——不做作,也不来虚的,就是这么“真诚”地存在。

比如,在镜头下,记者问到手机号码时,周云杰竟毫不犹豫地报出“1380”。这种老实巴交的直率,是很难装出来的。这也正是习惯了通过显微镜审视一切的网友们看到这一幕后,纷纷惊呼“周总太清澈了”的原因。

因此,如果说,用“Are You OK”消解科技领袖的权威感,懂得用人设拿捏大众喜好的雷军,是“帅而自知”;那么走在雷军身后拘谨、冷脸的周云杰,则颇有“帅而不自知”的韵味。

另一方面,当董明珠为了强化个人IP,铺天盖地地推出“董明珠健康家”时,周云杰却始终拒绝将自己的人格符号商品化。这两种路径,其实映射出了企业家品牌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可能性。

一种走的是“亲和力”的路线,真正拉近了与大众的距离,突破了阶层壁垒;另一种则是端着,以高高在上的“王者视角”俯视着群众,最终难免被公众冷落。显然,周云杰属于前者。

值得一提的是,周云杰在首次出圈后,并没有急于塑造自己为“网红总裁”,而是将个人形象置于海尔品牌之下,始终强调品牌是核心,个人只是其一部分。可随着个人IP的逐渐火热,周云杰也不得不咬牙站出来,穿上“网红总裁”的外衣,逐渐开始适应其这个不情愿的角色。

这或许并非这位低调、踏实的山东男人的初衷,但现实就是如此——现阶段的海尔,需要周云杰站出来。

海尔需要周云杰吗?

在海尔众多业务中,海尔智家无疑占据了最为核心的位置。然而,在白电行业的刀光剑影中,海尔智家正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竞争格局。

过去十年,中国家电市场从野蛮生长到天花板逐渐逼近的转折。随着行业增速放缓,厂商们如果想继续增长业绩,只能从竞争对手的“盘子”里抢食,或者加速刺激消费者更换家电。而高端化,成为了厂商们争相追逐的“救命稻草”,被视为提振客单价、刺激换新的“最短路径”。

海尔正是高端化战略的忠实信徒,其早在多年前就推出了高端子品牌卡萨帝,并成功在高价位段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经过数年的高端战略推进,这一市场也开始变得“过于拥挤”——头部玩家各显神通,昂贵旗舰层出不穷,在存量市场中“厮杀”越发惨烈。

然而,真正的蛋糕并未变大太多。到了最后,所有人都在比拼谁更舍得降价。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冰箱市场零售额同比仅微增0.4%,而销量却增长了0.8%。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单价在下降,也就是说高端家电的增量并没有想象中那般乐观。尽管下半年,国补这一“强心针”一度推动了市场回暖,但结构升级遇阻终究存在。

另一个出口在于智能化。尽管海尔早在2019年便从青岛海尔更名为海尔智家,但智能家电似乎被包裹在泡沫里——厂商热衷堆砌炫目的概念和功能,但产品成熟度和实用性远未跟上。

问题的症结在于,这场智能化浪潮更像是由供给端“想象力过剩”推动的,而非需求端的真实呼声。在AI和物联网的浪潮中,各大厂商都急于为传统家电披上“智能”外衣,却很少思考消费者是否真的有意愿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有用户戏称“买了5台智能家电,却不得不装4个APP”。

尽管如此,“智能”这个大旗依然没有放下,厂商们仍在竭力推出新卖点。近年来,随着AI大模型的崛起,智能家电似乎有了新的想象空间。为了借势这一“东风”,各大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大模型”应用:美的有“美言”大模型,海尔则推出了“HomeGPT”。

至于大模型是否能真正在家电产品中发挥核心价值,还是再一次的“概念先行”,目前仍然没有答案。但无论如何,家电巨头的动作,需要在C端得到有效的传递与反馈,研发才有意义。

这正是问题所在——在如今互联网的热潮中,家电行业几乎没有C端讨论度,消费者讨论的热点往往集中在品牌服务、保修政策、产品故障率等维度。这意味着,厂商们虽然创新不断,用户感知却相当微弱。

这就导致了高端家电的困境:即便消费者愿意为高端产品的外观设计和智能化功能支付溢价,但这些特性如何精准有效地传递到消费者面前,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传递不到位,便只能陷入不断上涨的营销成本泥潭。

此番困局的出口在于,通过强化品牌整体形象来覆盖营销成本。只是,强化品牌形象、建立同消费市场的信任关系,不仅需要金钱,还需要时间。

这恰是海尔过往的问题所在——从曾经《海尔兄弟》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烙印,到如今曝光率“几乎为零”,海尔在互联网中的声量远不如往日。

相比之下,隔壁格力董小姐虽“雷语”频出,但正所谓“黑红也是红”,其凭一己之力让格力维持着话题度,一定程度上将格力销售费用率打了下来。

从海尔智家的财报看,销售费用依然居高不下,对盈利形成长期掣肘。财报显示,2024年海尔智家的销售费用率为11.7%;相比之下,美的2024年销售费用尽管同比增长21.28%,但销售费用率仍仅为9.5%。

即便考虑到品类结构和会计口径的差异,这一差距依然说明海尔的运营相对较“重”。

换句话说,在如今竞争愈加白热化的家电行业,海尔急需一个能够突破传统营销瓶颈的“锚点”,而周云杰,恰好可能是这个“窗口”——四周没有能依靠的人,全是依靠他的。

而这,亦是海尔重新审视品牌与消费者关系的一个关键转折。在流量至上的时代,海尔需要抓住这次难得的良机,撬动品牌宣发的杠杆。

流水线生产网红的时代,即便周云杰爆火,但其个人热度对海尔的“拉力”终将见端倪,并暴露出不可持续的一面。

毕竟,就算是在“流量为王”的当下,流量也终究是用户需求的副产品,而非企业运转的主业根基。

以“顶流”雷军为例,从某种程度上讲,其亲民、极具号召力的个人IP,是小米汽车能迅速打开市场的主因之一。殊不知,依赖个人IP的流量驱动型营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其能为品牌带来极具性价比的空前曝光;另一方面,却也把品牌的命运系于个人的形象和声誉之上。

以前段时间的安徽池州高速事故风波为例,面对舆论洪流,被架在火上烤的雷军,容不得任何一丝闪失,稍有不慎,就会被流量反噬,成为品牌危机的导火索。而事故三天后才公开发声的雷军,非但未能及时为小米SU7“护航”,反而成为了网友集中攻击的“软肋”——截至今天,其回应微博下,网友对于雷军以及小米的质疑声仍未止息。

相比“高调”的雷军,周云杰应对流量的方式要沉稳许多——刻意弱化个人IP,并将网友注意力导向产品本身。

最典型的例子是“懒人洗衣机”,当网友提出能洗内衣袜子的三筒洗衣机需求时,周云杰和海尔团队响应相当迅速——工程师连夜开发,48小时内便推出了草图并进行了预售。

尽管这很有可能是海尔的一场“品牌传播秀”,但“懒人洗衣机”的诞生路径其实极具象征意义——从网友的戏谑评论,到品牌响应,再到根据预售数据反向定制产能。这条链路彻底颠覆了传统制造业的B to C逻辑,将用户从价值链末端推升至决策中枢。

而这,撕开了中国制造业转型的深层矛盾,即“产品主权”向“用户主权”的迁徙。周云杰在这一事件中,亦没有借机做过多的个人营销,而是将焦点集中在产品本身。

显然,周云杰深知,自己的“爆火”并非最终目标,他需要做的,依然是履行好作为CEO的核心职责,聚焦业务,带动海尔实现更为长远的品牌认同。

这或许比当好一名网红更难,而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文标题 : “网红”周云杰,让海尔再次伟大?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