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AI可以重来?
“魔镜魔镜告诉我,谁是这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童话故事里,魔镜是给白雪公主带来厄运的东西,到了2021年,魔镜却成为不少企业抢占健身市场的主打产品。
健身与科技的结合,让行业有的新故事。但这似乎又不是一个新故事。11月8日,百度旗下科技品牌“添添”发布了一款动感沉浸体验的添添智能健身镜。公开信息显示,添添智能健身镜旗舰版采用43英寸IPS全高清屏,无边框镜设计,可满足用户日常健身更大幅度的运动以及坐姿运动需求。
就在八天前,另一家健身品牌FITURE也发布了新产品魔镜MINI版,并登上了李佳琦直播间,“这款产品的外观像一面镜子,镜面会显示在线直播课程,用户可以对着镜子锻炼,同时看到自己的运动状态。”李佳琦如此说道。
如此密集的发布,让晓壹哥不由想到此前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甚至更远一点的社区团购、生鲜电商等行业刚面市的情形:当一个新模式出现后,就会有无数个同类型的产品或公司出现,掀起一股狂潮,融资、营销、代言……当然,这一切也喻示着投资人、玩家们对行业的看好。
但健身+科技并非新鲜事物,它自2017年火过一阵后陷入沉寂,不过,当前的智能健身镜似乎开始了新一轮的繁荣。那么,这股浪潮能带来多大的效应?华为、小米等也先后介入市场,当行业被巨头加持又会催生多大市场规模?消费者是否买单?会否成为居家健身的新选择?
就产品形态而言,智能健身镜多以半透半反屏幕为主体,搭载AI技术的运动健身产品。从外观看是一门镜子,实质镜面同时也是显示器。可以这样理解,我们可以对着镜子健身,满足居家健身的需求。
作为全新品类,智能健身镜产品在最近两年呈现爆发趋势,涌现出众多智能健身镜产品。尤其是今年5月,更是有超过10款健身镜推出市场。
比如咕咚推出的FITMORE,互联网健身平台乐刻的LITTE MIRROR,动魅科技的YUPP,传统跑步机品牌亿健推出的亿健魔镜。这些产品背后不仅有初创公司,也有许多传统健身行业的供应商,不过大多功能都相似,都是以硬件+课程的服务相结合,售价在2000-20000元区间。
市场的翻涌也让国内一些科技巨头看到市场的新机会,华为、百度、小米等都先后展开布局。比如前文提到的百度添添健身镜,华为和小米则是通过智能电视介入,如华为智慧屏V65i和小米电视6至尊版均可以实现健身镜相似的功能。像华为智慧屏上方的AI摄像头可以进行骨髓关节识别,对用户的肢体及动作进行精准分析。
随着入局者越来越多,整个健身镜在资本市场上开始动作开始密集起来。在海外,健身镜的融资动作也颇具吸引力,2020年7月,瑜伽服装品牌lululemon出资5亿美元收购Mirror;Tonal在E轮融资2.5亿美元,估值16亿美元;Tempo在C轮融资2.2亿美元。在国内,今年4月,FITURE获得了由全明星基金、君联资本、DSTGlobal 和 Coatue 领投的 3 亿美金 B 轮融资。
艾瑞咨询《2021中国智能运动健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随着智能健身镜等新品类的问世,中国家庭的居家健身需求将进一步被激发出来。据其统计,2019年国内智能运动健身市场规模已达到约1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820亿元,并且2021年至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46%。
全职主妇小静是个健身狂热份子,疫情前基本上一年365天至少有300天往健身房跑。不去健身房的日子里,会跟着视频练,像郑多燕健身操,FIT,Keep等。疫情暴发后,健身房密闭的空间让她望而生畏,她开始寻找其他的健身方式,比如短视频博主一起练。
去年底,在花了近八千元购入FITURE号称“研究+内容+服务+AI”的智能健身镜后,她心生满足,“健身镜颜值很高,不用去健身房挤了,在家随时随地可以练,还能记录每天运动时长、消耗的卡路里、打卡天数等等信息。”再加上送了1年的会员课程,“当时觉得特别划算,因为之前有健身基础,跟着练不觉得费劲。”
但到了今年618,FITURE推出了第二款产品,零售价相较第一款产品打了6折,促销期间甚至不足5折,还不到小静当初购入时的一半,“突然就觉得自己被割了韭菜,心理感受非常不好。”
随后,根据FITURE品牌天猫舰艇店的直播工作人员的说法,旗舰版比尊享版在内容与服务上没有变化,只是屏幕、音响等硬件上存在差异,这也是价格浮动的主要原因。
这意味着,小静为硬件为音响支付了近4000元。但硬件显然不是健身镜行业竞争的核心。
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朱啸虎早前曾对外表示,健身本质是内容服务行业,每个厂商都需要去夯实自己在课程内容服务上的竞争力。否则就算是“百镜大战”也不过是“百镜一面”。
也就是说,硬件不是核心,“软件”才是。但软实力要如何提升?
壹DU财经观察到,目前市面上智能健身镜的课程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公司自主研发,二是第三方购买版权。相较而言,前者研发成本更高,毕竟每套课程都需要涉及场地、教练、后期及摄影基础设施等,但这样的好处是品质可控,而用户规模的增长也能逐渐摊薄边际成本;第三方购买版权的话,往往一次性投入,且有使用年限等,健身镜企业的可发挥空间收窄。
“内容,实质是所有玩家都知道重要的事,但真要做好却非常不容易,”一位行业人士告诉壹DU财经,”现在硬件方面的成本和利润都比较透明,各大厂商的利润来源主要是付费课程,这其实已经和国外接轨了,比如PELOTON的营收模式。”
“现在的智能健身镜厂商基本会赠送半年到一年会员服务,像百度推出的添添健身镜在预售阶段还推出了按要求打卡300天返现金的活动,其实也是把促销力度做到非常大了。”但他也坦言,如果赠送的课程到期后用户愿意继续付费,那说明厂商提供的课程不错,反之到期不续费,而是让健身镜在家里落灰,那说明课程内容方面还需要努力打磨。
“去年在朋友圈看到FITURE魔镜的广告,觉得挺新奇,但一看价格,七八千,直接劝退了,双11之前也在看相似产品,看到添添的镜子,刚4699,还有打卡300返现的活动。这个羊毛必须薅。”同为健身达人任珊表示,不过她的观点和晓静相似,认为“魔镜更适合有健身基础的人,没基础的人如果跟着练,很可能动作不到位或受伤。”
某款产品是否成功,投票权始终在消费者手里。
刚刚过去的双11数据已经出炉,或许我们看到市场的一些动向。第三方监测平台“魔镜市场情报”所统计的双11预售榜显示,截至2021年10月23日,Keep、梵品、迪卡侬、亿健、FITURE位列TOP5.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以这波由健身镜引领的居家健身模式已经走通?
我们来看看国内居家健身硬件设备的发端。早在2017年,天猫魔盒的研发者杜武平自立门户后打造的一款全自互动训练系统魔力智屏,可以通过全解控的墙屏和地屏,对场内的人实现心率监测、运动检测、AI评分以及墙地屏互动等功能。
2018年,Keep推出了利用TOF(深度摄像头)来为用户动作打分的新技术,可实时提示完成的标准度,实现居家专业指导。
一些家庭硬件厂商也试图入局,比如上文提到的华为智能屏的健身功能。此外,还有一些原生器材的智能化,比如弹力绳健身器等,逻辑是在健身器材上加入触摸、拉力传感器,识别用户的手势和力度来识别动作的完成度、标准度等。
到2020年疫情爆发后,宅在家里运动,成为当时消费者拒绝变胖的解决方案,这一时期,真人教练开始通过互联网进入“居家健身”的场景中。
一些实体健身房为了巩固用户,相继推出了线上课程,如超级猩猩、乐刻运动、一兆韦德、威尔士等。但这些有着专业教练+视频直播或录播的课程,真的可以带动消费者实现居家健身吗?
小静此前上过不少健身的直播课,“超级猩猩的直播课一个教练对应很多学员,学员只能静音,和教练完全没有互动,在做动作时无法及时调整,不知道自己动作对不对”,她认为这对于没有健身基础的人来说非常不友好,“相当于是学员模仿教练的动作,至于做得对不对完全不知道,即使是1对1的课程,教练能看到的也是单一视角,动作的完成度如何其实是无法判定的。”
任珊在试用了魔镜后的感受则是,“虽然有直播课和录播课之分,但AI只能对比动作是否达标,无法反应实时的状态,再加上网络传输的延迟,就会造成比如一个下蹲的动作,用户已经起来了,AI才告诉你刚才下蹲动作不对。
“魔镜的直播课中,运动中可以佩戴心率带,运动结事后可以看到心率变化,其他纬度并不能做到很多的监测。”在她看来,魔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下载】TE暖通空调系统高效可靠的组件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