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龚仕伟:装配式住宅趋势下的智慧家庭展望

2019年4月24日,“OFweek 2019中国智慧家庭高峰论坛”在深圳圆满落幕,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智能工程中心中心总工龚仕伟发表题为《装配式住宅趋势下的智慧家庭展望》的演讲。OFweek智能家居网整理了龚仕伟先生的演讲全文,并做了不改变其意愿的修改。

龚仕伟:装配式住宅趋势下的智慧家庭展望

龚仕伟

以下是演讲全文:

智慧家庭只不过是个装配式住宅,简单的说就是采用金属构建,还有建筑的这些梁板柱。这些事先在工厂里面预测,然后在施工现场,就像垃圾一样,由物业给聚集在一起。它有两个特征,第一个是这个结构构件,在工厂里面预先制作。第二个,这些构件的连接方式是可靠的,最主要就是包括一些强板块、楼梯、楼板、阳台等等,这些构建,现在都可以在工厂里面提前做好。它的建造过程采用模具标准化制造,然后运到现场,这样的装配式住宅有什么优势?

最主要的,它提高设计质量和进度。因为这些构件是工程制作,要求设计是精细化的,我们在做这个装配饰设计的时候,用的是三倍的设计,精度达到了毫米,还有就是建筑结构装修可以在工程里面制作,这样可以减少建筑质量,通过信息管理来减少在施工现场的人为思路。

第二个优点就是提高效率。对于年产120万平米的这个楼板来说,有统计数据,如果是采用装配式的话需要六个人,但是采用曲线交涉需要120个人。还有一些高空作业可以转移到这个车间,不受气象条件的制约,缩短工期等等。节约材料,是因为采用模具来制造这些构件,减少运输的损耗,脚手架的损耗。环保这一方面是减少建筑垃圾,减少用水,还有一个很主要就是培养产业,因为我们传统的建筑业大量采用民工作为劳动力,这个队伍产业功能是非常低的,装备转到工厂里来,这个计划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和选择。

装配式建筑的话,它也有不足,最主要就是它的个性化思维。因为它必须建立在一个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面,不适合于那些个性非常突出的建筑,比如说博物馆、美术馆,你也可以做这个装配式,但是在经济上来说都是不划算的。所以现在更多是用于一些规模化建造,因为这些建筑一般没有太多艺术讲座,模具厂家才能够发展。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用在一些超高层设计,首先这个装配式建筑大规模还是在北欧,因为北欧晚上比较长,可以施工的时间比较短,为了适应这种状况,可以把大量建造时间放在工厂。欧洲的装备收入占比是在30%以上,日本是应用得最为成熟的,因为日本人非常多,居住非常稠密。

北美因为别墅较多,这个比较少。国内从1950年代到1990年代,曾经大量使用过玉石板的建筑。后来发现在抗震、漏水、透寒这些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预制板的产权后来慢慢消失。但是最近十几年来,我们发现这个教室建筑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主要的这种建筑质量的问题,还有劳动力成本和节能减排、城市化等,还有一带一路也需要去输出建筑业过剩产能,所以我们国家正现在重启这个装备化进程。

目前来说,装配式建筑在我们国家占的比例大概只有3%,有相关的一些政策,国家争取在2020年,装配式建筑要达到15%以上,特别是重点的地区,像珠三角、京津冀,力争用十年的时间达到30%,北京的话是2020年要达到30%。上海新建的建筑,全部要求采用装备式技术,广东2020年要达到15%以上,所以全国上下对这个装备式建筑非常重视。装配式建筑对于智能化设计来说,建筑设计院经常会去研究各种新型的建筑。

智能化设计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管线与结构的分离。在发达国家,他们都要将管线给分离开来,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这些建筑里面,这些管线是不合理的,因为管线跟结构的生命周期是不一样的,我们的软件和设备基本上用十几、二十年就差不多了,但是结构的意义不一样,维护会对这个结构造成影响。

在国外空间是非常浪费的,建筑住宅里面,地板是加工的,天花色调的墙面是有夹层。而我们国内做的这个设备,体现了装配式的理念,关联性越少,配合越少,是符合装备工业化建造的要求,国家也是从各种规范上面去鼓励这么做,也就是说分别得越彻底,评价的时候,就可以得到更多加分。

这些都是在工厂里面预测和规划,然后运到现场,安装是非常的高效,还有就是最后的出品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于智慧家庭、智能家居在这个技术方面有什么影响,我总结一个最主要就是弱关联,因为这种工业化建造的要求,就是降低专业之间的关联性,要求整个家庭、智能家居的设备跟其他设施之间的工程实施界面尽量的减少,避免过多的相互配合,这样就可以减少交易时间和交付时间。

另外就是出现问题容易界定责任,在座的各位的这些智能化项目,跟其它专业纠结在一块,最后经常是出了问题的话谁来去解决,到底是谁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广泛试验,因为我们不希望智能家居,只能够装在一个新的房子里面,希望能不限定于特定的场景,要随时随地的去增加家庭的这些设备,有更好的维护性,也就是说即便设备坏了,也可以用传统的设备来替代使用。

最近几年我们发现无线式智能家居设备逐渐受到开发商的欢迎,这种弱关联性所带来的好处,原来在做灯控的时候,我们把这个控制模块转移到配电箱区域,然后从这个配电箱里面,为了实现这个灯的分组控制,里面拉出了很多组的电流线,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智能化跟这个强电专业之间要不断的去配合,这个其实是一种颠覆。

后来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回归本质,就是尽量不要对其他的专业造成太多的干扰,让它能够按传统思路去做,那么智能化这边也按我们自己的思路去做,所以把这个模块转移到现场,用智能的模块取代这个开关,对于这个电梯来说,它也不需要改变这个传统的设计。这种思路,原来是一些国内的厂家在做,但是后来,一些国外的大品牌,也在逐渐向这个方向去靠拢,针对中国的市场开放,出现一些无线产品,就是一些家具设施企业的智能化,后来就出现了智能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等智能家居设施。

第二个就是生态化,刚才说的这个弱关联性,必然是存在集成联动的一个矛盾,就是集成联动怎么去实现?因为互联互通是家里智能化程度最好的一个体现,通过生态化实现家居设施的直接对话。这种生态化可以实现品牌设备之间的互动,它的品类也非常丰富,各种各样的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网络连到云平台。

全国互联网的家电理念,通过简单的家庭设备插上电源配对,直接连上就直接运行,这个场景功能更加厉害,不过这个品类是不限的,调试就是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简化了设备。

设备平台之间的联网,非常适合快速部署和规模化应用,这种整合也是符合装备在这个弱关联性的要求,联网技术越来越简化。十几年前,当我们在做广州最早的亚运城智能家居示范性项目的设计的时候,发现实际上最后得到的结果不是非常稳定。

从前几年开始,各大运营商开始力推载带。一些厂家也意识到互联网趋势,积极去研发和应用一些包容电力载波等产品,在广州,居民的煤气已经全部升级成远程无线抄表,厂家已经推出了无线互联网标记,这个互联网的设备还在进一步的丰富。

第三个就是规模化运行平台。刚才说工业化的建造及弱关联,互联网将会催生家居智能设备规模化运行,这样会促进智慧家庭的进一步普及、规模化运行,平台需要海量的数据来支撑,没有利润的话,单家单户的智能化实际上非常有限,场景也是有限的,城市级的平台化运营,可以有更多的驱动,利用平台去做更多丰富的应用。还有很多是用小区的一些方式去联网运行,并没有实现跟平台的全面对接,除非这个小区方式的联网运行,更多的是用在门禁,或者小区的报修,在将来的家庭与家庭广泛的联网,可能会产生更多的资料,一些家庭成员喜好分析,精准推送业务性分析。

在未来,家居的智能化集成这个模式可能更多地由工程商主导转变成用户主导,实际上就是在这个产业化互联网趋势,家居的智能化系统架构是趋于简化,它的采购实施的这个模式也趋于简单,对于集成商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低,传统经营商比较擅长于承担这个工程,不掌握整个区域的产品,依赖经验去解决问题。

无线的这种方式,更多的是一些喜欢DIY的人在做,但是没想到最近这几年它用的越来越广泛,未来的话,我认为智慧家庭在这个基础上,和云端的AI平台继续向前去发展,家庭里面的应用会越来越丰富,像智能门锁有能力去识别,还有智能家电、智能音箱、家庭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等,最主要的是实现它们之间的互联互动。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家居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