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从《时代》杂志的评选,思考智能产品的未来

时代杂志选出的榜单一点都不智能了?

我们已经无从考证,近年逐渐被科技媒体关注的,来自时代杂志的25大最佳发明,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过据多个友媒宣称,时代杂志的评选标准一直以来都是“让世界更美好、更智能、更有趣”,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科技媒体都会关注这份榜单。

刚刚过去不久的12月1日,时代杂志放出了2017年的25大最佳发明。毫无意外,在这份榜单中出现了诸如任天堂Switch,iPhone X等被大众消费者热烈关注的数码硬件,但同时我们也能看到Nike翻炒Dri-Fit技术的女性运动用头纱,特斯拉已经卖了一年多的Model 3,甚至是前段时间在淘宝上卖得相当火的指尖陀螺。真正让笔者看得上眼的,也就是为盲人准备的eSight 3.

虽然时代杂志的评选标准就放在那里,类似头纱这种产品细细品味也是有长远的社会影响,但出现这些的东西,不禁让人觉得标准是不是有所降低。不过,对比分析2017年之前三年的25大最佳发明的榜单,我们能够发现比起时代杂志评选标准更加严重的,是这四年的榜单出现重复类别的频率相当高。

在今年榜单中出现过的Michelin Vision Concept,其实和2016年榜单中的固特异发布的球形概念轮胎有所重合。既然说到轮胎也免不了要说一下汽车,在这四年里,特斯拉的两款产品,Model X和Model 3也是接连上榜,让人怀疑下一年“万匹跑车”全新特斯拉Roadster是不是又要再上榜一次。和特斯拉享有同样待遇的,还有大疆的两台便携式无人机产品,这是否意味着这些行业大佬将霸榜好几年,直到我们视觉疲劳?

同样霸榜的行业大佬还有Nike,似乎时代杂志特别偏爱Nike推出的产品,哪怕某些“新概念”回到了过去的未来——说的就是2016榜单中出现的自动绑鞋带鞋子,而在更早的2015年,“三旬老汉”詹姆斯主导设计的单手穿脱鞋子也是赫然在目。重复又重复的概念,不禁让人问,时代杂志近年的点评,是否意味着智能化已经无法让我们的生活再增添一些便利和别样的色彩?

智能产品的发展是否已经停滞不前?

虽然杜汶泽这个人挺浑的,但笔者很喜欢他在电影《低俗喜剧》里面说过的一段话:

“电影和其他潮流是一样的,都是个Cycle(循环)来的。就像喇叭裤一样,七十年代不是很时兴嘛,隔了几十年又会回归。”

放在潮流界,这句话貌似是挺有道理的,毕竟我们每一年都能看到某些设计师向经典致敬。放在科技圈,我们也的确可以看到某些复古造型的硬件,试图唤起消费者的怀旧心态,促使买单。不过这些复古造型的硬件和当年的版本相比,硬件的发展真是有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既然如此,为什么智能产品的发展,在近几年已经放慢了脚步。

我们再以在2016年被称为“元年”的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例子。虽然被称为元年是在2016年,但相关产品在近几年的榜单出现率也是相当高。2015年的Cardboard和HoloLens,2016年的PS VR,还有今年的Oculus Go,都是属于虚拟现实领域的代表。不过,对比这些产品我们能够发现,产品的形态,和所承载的功能,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据市场研究分析机构SuperData近期联合开发平台Unity在今年初发表的报告表示,虚拟现实市场在2016年总产值达18亿美元,而VR头显设备的总销量达到630万台。虽然我们还没能看到2017的年度数据,但比起上一年的风风火火,虚拟现实设备显然是冷了下来。时代杂志强行吹了一波虚拟现实设备,不仅是杂志方的无奈,更是行业的无奈。

这种无奈,通过今年的香港电子秋季展更是可以看出来。虽然根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报导,参加本次展会的初创企业,包含香港地区在内共有接近100家,科技馆在“初创”专区之外亦设有虚拟现实、机械人和无人操控技术、智能科技和3D打印展区。春季展首创,参展企业数超过100家的“初创”专区,在秋季展并没有太多的变化。然而就笔者在现场看到的情况,“初创”专区展示的产品,也已经是这几年的香港电子展中能够看到的产品,并没有带来太多创新的态势。

已经进入媒体报名注册阶段的2018 CES,智能产品展出的规模和情况究竟如何,我们现在仍然不得而知。不过,通过好几个所谓“元年”的大浪淘金,我们可以发现智能产品发展主要集中在智能穿戴,智能出行,生活日常上。其他类别的智能产品的对于生活而言,只是一种添头。结合香港电子展的情况来看,智能产品的发展路径貌似已经确立,但为何无法达到新的突破呢?

智能化为消费者带来创新消费者真的需要吗?

让我们重新解读《时代》杂志的标准,“让世界更美好、更智能、更有趣”。我们可以发现,其实后面提到的“更智能更有趣”,是服务于“让世界更美好”的。科技发展作为促进社会发展,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一股重要动力,在此推动下推出的产品自然也是被时代杂志所关注。和2010,甚至更加久远的2005年榜单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消费级智能产品在榜单上的比重也是有所增加。

的确我们必须承认,在过去的十年,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化,的确让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这种变化在最近两年却是有些停滞不前。就行业和厂商发展的路径看,也许是出现了一种断层:以手持智能设备为代表的成熟产业,在机能和续航上已经到达了瓶颈;新生的初创产品,虽然某些在概念上拥有生活方式的力量,但在既有的产品面前,还是缺乏了应有的条件,更不要说更多初创产品仅是跟着风口跑的附庸。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时代》杂志的榜单在近年有如此的同质化存在。换句话说,《时代》的这份榜单虽然有些停滞不前的腐朽意味,但它很清楚每年的25大发明,是要解决两类问题:

1.社会大众日常生活中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放在普通人身上是刚需,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能够体现出某些长远的社会状况,例如今年推出的Nike Dri-Fit技术头纱。

2.特定人群面对的问题,这类型的发明每年都会选出,旨在提升特定人群的幸福感。

参考这两个类型,智能产品究竟能够做到什么呢?也许是打上了“智能化”的标签,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更是也许因为打上了“智能化”的标签,很多想法都是不接地气,或者没办法以现有的技术,做到最好的效果。在消费者已经被移动智能设备宠坏的当下,智能产品的发展仍然道阻且跻,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相关行业行业陷入了原地踏步的境况。

提升工作效率,改善生活品质,是设计能被消费者接纳甚至喜爱的出发点,智能产品也不例外。对于智能产品来说,现在仍然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人类的想象力仍然没有枯竭,仍然有很多实际问题等待开发者通过优秀的设计和智能的行为解决。同时,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消费者的信心被过往几年的智能产品磨折,同时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手持移动设备,能够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舒适的港湾。

智能产品离满足消费者的目标还有很长,途中也需要经历很多的障碍。笔者相信智能产品能够缔造更美好的未来,但更希望智能产品从业人员能够先修炼内功,不追名逐利,秀出真正有能耐的产品。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智能家居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