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厨电企业走出沼泽地不能只靠耐心

2024-06-25 14:19
家电圈
关注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解药。这几年家电市场低迷、出货下行、用户疲软,等一等、忍一忍,或许就过去了。但是,对于厨电企业来说,光靠耐心,只想着等待,是没有未来的。

杨嘉||撰写

今年以来,在整个家电大局仍然低迷且下行的通道中,已经遭遇连续3年下跌行情的厨电行业,再度陷入了一轮发展和经营的“沼泽地”。特别是,曾经的明星厨电品类集成灶、洗碗机等,也由涨变跌或涨势不再,再次折射厨电企业的无奈和厨电商家的痛苦。

目前来看,厨电作为受房地产市场冲击和影响最大的家电品类,想要彻底摆脱房地产行业调整的影响,走出一轮独立发展的新行情,并不容易。

一方面,厨房,与家装直接相关,无论是新房装修,还是老房改造,才会产生厨电的需求;所以,房子的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厨房的厨电发展问题,就不会得到解决。没有房子的装修改造,就很难拉动厨电市场的销售。

另一方面,以旧换新的政策落地,撬动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家电的销售,但对于厨房的厨电换新市场激活,目前还存在很大的落差。原因在于,厨电设备焕新不是简单的设备更新,还包括橱柜的改造。这已经超出厨电厂商的能力范围。

所以,厨电企业现在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新增的刚需低迷,而存量的换新受限,最终新旧市场的衔接不畅,总量的盘子收缩,造成了最近2年以来厨电企业的市场生意是一降再降。相对于去年,今年一大批厨电企业营收再次出现大幅度下降,普遍降幅都在20%左右。这与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市场的规模调整完全不同,后者厨电就是直线下降。

这就意味着,虽然方太、老板、华帝,以及万和、万家乐,还有海尔、美的等专业厨电企业,或是综合性家电企业的厨电业务,在2023年的营收还保持增长,利润也不错。甚至进入2024年一季度,不少厨电企业的营收和利润还能保持着增长。

这种局面并不代表厨电行业的机会和空间很大,只能说明市场份额加速向大企业、品牌企业集中。但是,整个厨电市场规模下滑,以及中小厨电企业的营收和利润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一些中山、杭州等地中小厨电企业从去年开始就面临阶段性的生产减产,以及营收下滑等挑战。

问题的出现,不是意外,更不是巧合,在家电圈看来,既有外部的产业调整、市场变化和消费需求低迷等因素,还有很多厨电企业陷入发展的惯性,长期的舒适区,以及能力和水平的应对不及时等因素。但,根本性的原因,还是大量厨电企业的“自我陶醉”和“不思进取”。

一方面,厨电过度依赖房地产的问题早就出现,而且已经很明显。但是很多厨电企业,在恒大、碧桂园“爆雷”之前,还没有醒悟,而是继续沉醉于房地产市场的疯狂,导致大量货款无法收回,甚至整体的商业模式和市场经营调整,错过了黄金期。这是厨电企业的战略懒惰和战术失策,缺乏对市场、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洞察与研究。

另一方面,家电产业的转型与变革,早在10多年前就已经提出并启动,很多家电企业的直达用户、新零售变革,早就开始。但是,众多的厨电企业沉迷于品类的红利、渠道的红利,以及产品的红利,不愿意改变甚至害怕调整,还是继续“嘴上喊喊转型”实际身体很诚实地继续混日子。缺乏对于市场和消费变化洞察后的快速果断出击和快速抉择。

但是,面对今年开启的这一轮产业和市场的商业局面和消费变化,厨电企业已经躲不过,更等不了。因为,市场不进则退,消费需求不培养、不激活未来就是更多的空白和低迷。突破口又在哪里?家电圈认为,就是一站式的厨房焕新,以及一步到位的厨电商业模式创新。

在国家“以旧换新”政策,以及众多厨电企业激活老用户的过程中发现,过去是卖厨电,现在是卖厨房服务了。因为,无论是厨房的新装还是改造,都需要与橱柜拉通,都需要与家装协同。这就意味着,传统卖厨电的生意要升级为现代卖厨房一站式服务了。

这就要求更多的厨电企业,必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商品模式的再造,要从厨电向厨房全场景方案的模块化、套系化方向挺进,加速厨房的定义权和主导权抢夺,特别是通过烟灶消、微蒸烤、洗净冰等多品类布局,提高系统竞争力;二是商业模式的重构,要带动经销商整合家装公司和家居公司资源,为全场景厨电方案的一步到位落地,提高效率和执行力,并探索新的商业模式。

版权声明:家电圈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一律严禁转载

       原文标题 : 厨电企业走出沼泽地不能只靠耐心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