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没有太子牌
■ 苏宁,不一定需要“太子牌”。
出品 | 探客财经
直到今天,以“张近东许家印”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那张二人喝交杯酒的照片仍然排在搜索结果的前列。
这场在商界赫赫有名的“联姻”没能为两大巨头带来“1+1>2”的效果,2020年至今,恒大,苏宁,双双陷入债务危机。
12月27日,苏宁董事长张近东发布一份致员工的公开信,信中称,过去一年,公司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
目前,公司的债务问题已取得阶段性企稳,易购的经营工作也有序恢复。
巧合的是,就在张近东发文前一天,恒大董事长许家印也在例会上公开表态,在公司陷入极度困难的情况下,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躺平。
张近东和许家印的背后,是深陷困境的苏宁和恒大,苏宁已经易主,恒大仍在自救,但不可否认的是,苏宁的暴雷与200亿投资恒大有很大关系,恒大没撑住,苏宁也未能幸免。
今年7月,张近东辞任苏宁易购董事长,接班人却没有落到他备受关注的儿子张康阳身上,张近东父子与苏宁核心的距离在逐步拉远。
当一切幻想的泡沫被击碎,恒大和苏宁血淋淋的债务危机暴露在阳光下,想靠恒大博一把的苏宁不得不回归理性。
比起张近东在人前的高调,被视为接班人的“太子”张康阳却十分低调,苏宁这张“太子牌”到底能不能成为张近东的翻盘之作还很难说。
但回顾张近东31年的创业史,苏宁和张近东的几次大变动,都可以看到这座零售帝国从成立到危机的几次险象环生。
01
赌徒
如今再看很多成功的企业家,当他们在某个阶段或者某个事件中取得成功的时候,这成功因素的背后,往往是选对了路,而再往前推,一个选择的对与错,对于做出选择的人来说,都是一场赌注。
张近东和苏宁的31年,至少经历了两次这样的大型赌注。
上世纪90年代,放弃铁饭碗选择下海是很多人赌上自己命运的一次选择,张近东就在其中。
放弃国企的工作,跟着哥哥干起装空调的生意,张近东的第一桶金赚了10万元。
要知道,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不过五六十元,10万元巨资不仅给张近东带来巨大的诱惑,也证明了他的选择的正确性。
辞掉国企工作,投入7万元开一家电器专营店,成了张近东创业的第一步。
7万元是当时他的全部积蓄,能让他赌上全部家长投身一个在当时比较陌生的行业,张近东有对自己判断的自信。
事实证明,这场赌注,他下对了,赌赢了。
7万元的赌注,换来的是一座商业帝国的崛起,把服务看得与商品并重的苏宁押对了宝,靠着优质得服务,给中国零售企业特别是电器零售商们好好上了一课,以至于直到今天,苏宁模式在中国零售企业史中依然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
27年后,张近东依然对自己的赌运充满信心。
这一次,他拿出了比7万元翻了几十亿倍的筹码。
200亿联姻恒大,不仅对于苏宁来说是史无前例,在众多大企业中,这样大手笔的出手去做一个增资案,恐怕近些年来只有孙宏斌的融创为乐视注资一事可以与之匹敌。
苏宁战略投资恒大200亿,然而之后恒大遭遇暴雷危机,原本计划冲击A股市场却夭折,张近东的200亿只得债转股。
当然,大家也很清楚,张近东这笔帐是希望借助恒大的上市实现一比可观的收益,这其中自然有赌的思想在,张近东赌恒大在股市有一个辉煌的明天,而残酷的现实却让这场希望彻底成为不可能。
恒大上市的落空引发了暴雷效应,斥资百亿的苏宁被套其中。200亿不是一个小数目,随着这笔钱成为一个暂时不能变现的数字,苏宁的资金链开始松动。
两次押注“赌明天”,张近东相隔27年的选择却成就了不一样的结果。
2017年之后,苏宁资金问题引发的负面危机效应开始频繁出现,无奈之下,张近东开始质押自己的股份。
在下赌注这件事上,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太子”张康阳也曾小试牛刀。
人人都知道他顶着苏宁太子爷的光环,但殊不知,在投资选择上,他也曾眼光敏锐的瞄准一个优质标的。
早在大学期间,张近东就有意培养儿子的投资能力,和隔壁老王(王健林)相似,张近东的做法简单粗暴,给儿子一笔钱,去投资吧,看你能赚多少。
有意思的是,张康阳并未接下父亲这笔钱,而是转头拿出自己的积蓄用来投资。
没人知道张康阳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也许是为了向父亲证明自己的能力,也许是一种独立自信的品格在支撑。
事后证明,张康阳的确具有不错的投资眼光,他将自己全部的积蓄投资后,换回了5倍的回报,而他选择的投资对象,则是日后新能源车领域的巨头企业——特斯拉。
一场低调的赌注,张康阳却赢得漂亮。
翻看张康阳的履历,1991年出生,在国内读完中学,毕业于美国知名学府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之后和很多富二代一样,进入摩根士丹利资本市场部担任分析师。
接触资本,是很多企业家为自己的二代们选定的一项必须的经历,不管是否继承家业,懂得资本运作都是二代们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
2015年,25岁的张康阳回国,之后加入苏宁,涉足苏宁国际业务,曾认知苏宁国际业务发展中心总裁,但彼时的苏宁,在经历25年的发展之后,线上线下联动乏力,已经被同行赶超。
苏宁的摊子铺的很大,该让太子从哪一个领域入手,是张近东思考的问题。
思虑之后,张近东将当时成立不久的苏宁体育板块给了张康阳,收购国米一事让苏宁风头无两同时也招来质疑,苏宁体育的未来成了一个未知数。
张康阳真的适合搞体育吗?也许张近东和张康阳并不确定,毕竟在接手国米的时候,张康阳是一个根本不懂足球的富二代。
接手国米2年后,张康阳被选为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第21任主席。
27岁的他,用了两年时间,从幕后走到台前,成为110岁国米的领头人。
年轻,成了外界对他最大的质疑。
“扎克伯格21岁时就成了Facebook的创始人,我和特斯拉的埃隆·马斯克就读同一所大学。我的父亲成立苏宁时仅仅28岁,所以年龄不是问题。”张康阳回应年龄问题时如是说道。
从不懂球到挂帅成为领导人,张近东赌的是儿子的能力,张康阳同样全身心参与到这场赌注中,对父亲和对自己的信任都是他手中的筹码。
02
博弈
除了苏宁体育,在2016年以前,张近东和苏宁的历史上,几乎很少出现张康阳的名字,也许是年龄关系,虽然年近花甲,张近东在企业管理方面依然活跃。
从时间上来看,张近东经营苏宁的历程比张康阳的年龄还要大,30多年的创业路让张近东和苏宁经历过坎坷,危机,也多次涉险,紧要关头,张近东也面临选择和博弈。
有人把苏宁形容成一条鲶鱼,是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南京的家电行业。
张近东曾经形容苏宁对待空调行业的态度,是“七分靠质量三分靠服务”,成立3年后,苏宁从一家小公司发展壮大,不仅有了自己独特的企业经营模式,也成功搅动了当时的南京家电市场。
1993年,一场针对苏宁的围剿,悄悄酝酿。
这场围剿的主导者是南京八大国有商场,他们对业内宣称封杀苏宁,谁给苏宁供货,八家商场则不会销售其产品。
如今来看,这样简单粗暴的封杀方式无异于我们电商行业巨头给商家下达的“二选一”命令,而且在当时,空调虽然是家电行业的奢侈品。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消费观念的改变,新兴的空调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在市场上形成一种供不应求的态势。
一面是八大国营商场,一面是年仅三岁的苏宁,品牌们犯了难。
一场博弈就此展开。
对手太强大,张近东以退为进,把八大国营商场的领导请到一起吃饭,谁承想,饭桌上,领导们集体离席,表达了对张近东的抵制和不屑。
一招行不通,张近东只能继续从供应商入手。通过“淡季苏宁补贴供应商,旺季供应商给苏宁提供优惠”手段,得到了供应商们的支持。
一场围剿,如今几个字就可以轻飘飘的一笔带过,但放在当时,刚刚成立3年的苏宁和实力强大的八大商场之间的对峙,张近东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下,张近东的选择只有进攻,退守就剩死路一条。
与其说,这场战役是张近东与八大商场的博弈,倒不如说,是张近东对自己和苏宁的一次洗礼。
因为正是因为这一场围剿战,苏宁突出重围,不仅没有在战役中覆灭,反而以超过3亿的销售成绩夺冠,苏宁在这次交锋中一战成名,也奠定了苏宁在家电零售行业的地位。
成功的经验往往难以复制,“八大商场围剿战”之后,苏宁模式倍受认可,成为行业标杆。“不进则退”的理念人人懂得,张近东也深谙此理,何为“进”?顺应大形势是必然。
此后的张近东,博弈的对象变成了江苏老乡刘强东。
刘强东算是穷则思变的典范,他创立的京东则是在穷苦中抓住了互联网大潮的机会,把3C产品从线下搬到线上,枪口对准的,正是老前辈张近东。
两个江苏人在电器产品抢市场的格局是随着互联网进入人们生活而逐渐形成的,彼时的张近东并未把线上渠道放在眼里,凭借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张近东依然相信,更大的机会在线下。
于是他大手一挥,把万达老王的37家门店收入囊中,家乐福的收购案被很多大佬当成烫手难题,张近东偏是不信邪的,继续拿下。
人们都认为张近东是反其道而行,但张近东这场对线下收购策略,何尝不是对自己判断的信任,他相信自己的眼光,这场博弈的对象,既有未来,也有他自己。
纵向深耕线下渠道,苏宁也没有放弃横向铺开更大的摊子。
有那么一段时间,苏宁的名字几乎频繁出现在各大火爆的赛道,苏宁金融、苏宁小店、苏宁体育、苏宁零售云、天天快递......
人们看不懂,苏宁到底要做什么?苏宁到底想做什么?
别人不懂张近东,张近东不懂别人的“不懂”:“其实苏宁很好懂,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好服务。流萤提灯引路,身后万马千军。30岁的苏宁,也需要更好地立在中国零售的土地上。”对于外界的质疑,张近东在2020年曾经做出这样的解释。
只是这一次,张近东的博弈战打的太分散,他的对手已经不是二十多年前的八大商场,他的筹码,也不再是那些拥护他的经销商。
苏宁用钱买下的资产算不上优质,自然也没有带来可观的回报。
投出去的资金最终成了一笔又一笔的债务,直到最大的一笔200亿的投资落定,苏宁,在这一系列的博弈中,终于踩到了最大的坑。
有人把苏宁的困境归结为张近东过于贪心却对形势判断不足,在线上零售爆发的时候,苏宁慢了一拍,之后,什么火苏宁跟着做什么,但总是慢人一步,一步慢,步步慢,苏宁被落下的越来越远。
直到张近东远离苏宁的核心,而张康阳尚未在父亲“在位”时接过最核心的权力之棒,忙着为足球喝彩的太子,还有机会拿到苏宁最重要的话语权吗?
03
一切才刚刚开始
至今,张康阳在苏宁真正的工作经历不过五年,但相比他的父亲,从创业到颠覆“八大商场”只用了3年,张康阳的魄力和能力似乎不及三十年前的张近东。
这也许和时代和环境都有直接关系,张近东的一波赌注一场博弈都是为了让苏宁能够绝处逢生。
被逼到绝境的反击,张近东不得不破釜沉舟。
对于张康阳来说,一切并未走到绝境,尽管苏宁的今天有诸多失败,但面对当今环境,面对张近东和苏宁的选择,张康阳只有接受这一条路。
而这条路,张康阳走的踏实而坚毅。
2018年5月,国米3比2客胜拉齐奥,成为意甲第四名,获得了下赛季的欧冠资格。
这是时隔六年国米重返欧冠,媒体拍到低调的张康阳在赛场上边走边流泪。
张康阳会重新拿下苏宁的领导权吗?这个问题在张近东卸任苏宁董事长后被很多人提及,但依然没人给出明确答案。
不过回看张康阳的事业,常驻国外的他似乎远离零售业务的核心,而把体育经营的风生水起。
根据国际米兰公布的2018-2019赛季的财报,俱乐部营业额达到了4.17亿欧元,创下新高。其中,俱乐部上座率连续三年位居意甲第一,球队的品牌价值增长了20%,达到4.65亿欧元。
在社交平台上,张康阳曾经表白球队:“I will follow you till the day I die”,粉丝们认为,这是表达一种“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的语境。
而对于苏宁以及家族业务,张康阳则鲜少表态。
张康阳身披“太子”身份,始终脱逃不开苏宁对他的各种束缚以及父亲寄予的厚望,但远离核心的太子,似乎又在用另一种形式证明自己,延续父亲对体育项目的追求。
国米已经打了翻身仗,太子的的筹码越来越值钱。
巨额负债下的苏宁,张近东不得不选择退位以求保留苏宁的“火种”。
张康阳这张“太子牌”或许只是苏宁众多“火种”中最耀眼的那一支,也许会成为日后苏宁再度翻身的“燎原”之本,又或者,其本身就是一支不可磨灭的力量。
苏宁,不一定需要“太子牌”。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3.21立即报名 >> 【深圳 IEAE】2025 消费新场景创新与实践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STM32全球线上峰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莱迪思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 智能家居出海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线下论坛】华邦电子与恩智浦联合技术论坛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限时免费下载】TE暖通空调系统高效可靠的组件解决方案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